近日,天津航空產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航產”)通過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的嚴格評審,首次獲批民用無人機駕駛員訓練機構資質。這一資質的獲得,標志其在無人機培訓領域的專業能力獲得權威認可,不僅有效填補天津港保稅區無人機培訓市場的空白,更為該區域無人機產業規范化發展及低空經濟產業鏈人才培養提供重要支撐。
發展低空經濟,空域開放是關鍵。據悉,2025年7月,天津航產運營管理的中國民航科技產業化基地連續第七年獲批臨時飛行空域,并在空域高度和面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該空域具備完善的業務承載能力,可滿足無人機研發試飛、飛行培訓、性能測試及維修保養等多元業務需求。同時,為保障空域內無人機安全運行,天津航產將逐步配套完善起降點、低空飛行服務站、維修保養站等設施,構建全場景、多維度的低空飛行保障體系。
“近年來,無人機技術在農業、物流、測繪、應急等領域廣泛應用,全社會對專業無人機駕駛員的需求持續增長。”天津航產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將以此次資質獲批為契機,充分發揮培訓資源、空域資源等優勢,聯動無人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低空人才庫建設,整合優質資源,推動培訓和就業鏈條化發展,通過與行業企業深度合作,定制化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無人機技術人才,助力學員高效就業,為天津市乃至全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目前,天津港保稅區初步形成涵蓋總裝、部附件生產、運營、維修、貿易、會展、服務等領域的低空經濟全產業鏈。未來,保稅區將聚焦航空制造、航空維修、航空物流、航空服務、低空經濟五大領域,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戰略機遇,依托現有航空產業基礎和綜合優勢,加快推動區域產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努力將保稅區打造成為全國一流低空產業聚集區和低空經濟發展先行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