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租賃產業的高地,東疆綜保區在政策、司法、融資、人才、產業配套等方面不斷完善服務環境,推動租賃行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去年完成126架飛機、209艘國際航運船舶、4座海工平臺租賃業務,全年新增租賃資產1500億元……作為新區金融業的一張特色名片,東疆綜保區租賃行業發展引領全國。在這里,一系列業務首單不斷涌現,產業向“新”向“綠”、亮點紛呈。
租賃項目公司經營范圍擴圍
此前,在天津海關、天津海事局等監管部門大力支持下,東疆發揮綜保區政策功能優勢,完成“頓悟時刻”帆船保稅經營性租賃業務,該業務是全國首單,也是保稅租賃業務模式首次在帆船領域的探索實踐,填補了天津在該領域的空白。
能租的當然不僅是帆船,如今東疆金融租賃項目公司經營范圍擴圍,新能源設備、農業機械、礦山機械、衛星等租賃業務納入試點。以醫療器械租賃為例,東疆通過在全國首創批準融資租賃公司取得二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將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領域拓展至醫療器械,吸引了遠東租賃、通用環球租賃、國藥控股租賃等一批醫療設備租賃企業,目前東疆擁有從事醫療器械租賃企業近50家,醫療器械租賃資產規模穩居全國第一。
特別是依托跨境租賃優勢,東疆綜保區積極發力郵輪產業,推動藍夢國際等郵輪公司落戶,工銀金租、國銀金租、招銀金租等多家租賃公司通過在此設立項目公司為郵輪提供融資租賃服務。
與此同時,一個個首單、第一在這里成為現實。去年,東疆綜合保稅區企業海龍十七號(天津)租賃有限公司旗下“海獅5號”半潛式起重平臺順利辦理保稅租賃報關手續,標志著全國首票跨關區“保稅租賃+保稅展示”再租賃業務正式落地;去年8月,一架國產C919大飛機在廣州白云機場正式入列中國南方航空公司,這是東疆租賃模式落地的首架C919大飛機,也是南方航空迎來的首架國產大飛機……
以租賃動能“托舉”大國重器
記者注意到,東疆綜保區租賃企業充分運用多元化的金融工具盤活資產,發揮租賃業融資融物“兩融”功能,為船舶、盾構機等“大國重器”生產使用提供金融支持。
船舶行業是一個重資產、長周期行業,通過租賃方式引入船舶是國際航運企業的通行做法。作為我國租賃產業聚集地和租賃創新發展的試驗區,東疆綜保區率先形成服務“中國造”船舶海工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租賃鏈條。
其中,民生金租利用東疆項目公司與國際集裝箱班輪巨頭地中海航運合作,在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下單建造4艘16000標準箱集裝箱船。該模式是“天津資本”+“天津制造”的首艘出口租賃船舶,幫助國內造船企業拓展海外訂單,為中國船舶工業由“大”向“強”邁進作出積極貢獻。
為服務國產設備“走出去”,目前東疆不斷優化設備出口租賃創新模式,加強租賃公司和制造商的業務協同,租賃公司通過東疆的項目公司完成工程機械、石油鉆機、軌道機車等設備的出口租賃業務。去年,在東疆管委會和天津海關的協同配合下,招銀金租通過東疆綜保區的項目公司順利完成5票工程機械和車輛出口租賃業務。該批次貨物由中國重汽生產制造,由招銀金租購買后通過出口租賃模式交付至央企某施工局在海外的公司,貨物通過海運發至幾內亞和烏干達兩國,用于道路工程項目。
架起綠色租賃發展“金橋”
在綠色經濟崛起的當下,融資租賃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去年3月,東疆綜保區“綠租云”綠色租賃數字化綜合應用平臺正式上線運營,這是全國首個服務綠色租賃標準化的信息化平臺。在平臺上線后,招商局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成為第一個受益者。該公司某氫能重卡融資租賃項目完成全流程線上綠色租賃項目“云評價”。農行天津自貿區分行采信“云評價”,為該項目提供了綠色貸款。
同時,東疆綜保區依托租賃產業集聚優勢,在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市委金融辦的指導和支持下,攜手聯合赤道等權威機構,深入調研轄區綠色租賃業務開展情況,最終形成《綠色融資租賃項目評價指南》團體標準。該指南探索提出綠色融資租賃項目的主要類別、基本要求和評價流程,推動綠色融資租賃規范化、高質量發展。
東疆綜保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東疆組織成立多方參與的“綠色租賃生態港”,建設綠色租賃數字化綜合應用平臺,并聯合國網租賃、華能天成租賃等重點企業,落地多個綠色租賃創新案例,真正以系統集成化改革措施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在全國形成示范引領效應,帶動更多租賃企業投身綠色產業。
向“新”出發,續寫更多“東疆”傳奇。今年,東疆綜保區將加快推進世界級租賃聚集區建設,用足用好國務院《進一步支持天津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探索“東疆+香港”模式,提升國際金融資源配置能力和資產管理能力,整合東疆地方金融組織資源,做大存量租賃企業規模,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