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高效完成大型集裝箱船“地中海阿林娜”號23534標準箱裝卸作業,刷新了天津港集裝箱船舶單航次作業量歷史紀錄,也創出我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單航次作業量新紀錄,盡顯天津港作為國際樞紐港的硬核實力。
“地中海阿林娜”號載著天津港腹地企業的汽車及配件、番茄醬、卷鋼、自行車、化工品等特色商品,將沿地中海西非航線駛向上合組織成員國印度及新加坡、越南、加納、多哥、科特迪瓦、剛果(布)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物流通道再添新注腳。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與“一帶一路”陸海交匯點,天津港持續織密國際航線網絡。今年以來,地中海航運歐洲線、馬士基東南亞線等多條“一帶一路”沿線新航線相繼開通,穩定運營的“一帶一路”航線承載了60%以上的外貿貨物往來。這張貫通陸海的航線網絡,為京津冀、三北地區等內陸腹地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往來,提供了更穩定、更便捷的海上物流通道。
天津浩之航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深耕行業20多年,此次他們代理的貨物將隨船出口非洲。該公司業務經理楊文泰表示:“隨著上合組織成員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密切,我們公司的國際貨運代理業務勢頭良好,天津港優質高效的港口服務,給我們的業務發展提供了便利,我們對未來越來越有信心?!?/span>
為確保“地中海阿林娜”輪作業順暢高效,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充分發揮“智慧零碳”碼頭技術優勢,深入應用M3+提效舉措,聚焦單船作業箱量大、客戶用箱需求迫切、作業前場存持續保持高位這三方面加強攻堅。該公司操作部經理馮淼介紹說,“我們內部實時動態調整作業計劃,各環節高效銜接,采用‘邊裝邊卸’工藝,配合‘船邊直提’作業模式,最大限度為裝卸‘洪峰’降壓;積極協調船公司調整積載船圖,對接堆場車隊針對性提高疏運效率,實現大吞吐量接卸平衡,借助智能化手段,船方、港方、外部堆場車隊攜手實現高效協同?!?/p>
據了解,地中海西非航線已上線運營10年,目前船型升級至24000TEU。從天津港出發,經韓國、新加坡,途經抵達加納、多哥、科特迪瓦、喀麥隆等西非國家,平均在港單航次作業箱量超12000TEU。
天津港集團與口岸單位密切協調配合,踐行“在渤效率”品牌服務,深化“五保五即”“三零”服務舉措,針對船舶特點和生產實際,加強口岸資源統籌,強化生產服務保障。中國天津外輪代理有限公司班輪部經理王琪說:“我們通過‘津港通’平臺實現了客戶與碼頭集港業務對接,并積極協調海關、海事、邊檢等口岸部門,壓縮進口聯檢時間30%,壓縮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20%以上,貨物‘直提直裝’無縫銜接。”
一直以來,天津港集團堅持以京津冀為中心覆蓋華北主要貨源地,輻射中西部多個省市及自治區,服務產業鏈供應鏈深度互聯,助力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下一步,天津港將全力建設智慧綠色樞紐港口升級版,拓展航線網絡、優化多式聯運體系,努力打造我國北方地區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支點,助力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入全球市場,在暢通雙循環中書寫更多“硬核”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