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深化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路徑,進一步優化區域營商環境,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知識產權局聯合創新發展局印發《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優先推薦機制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該機制通過前端引導、流程優化與資源整合,著力提升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效率,為創新主體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維權渠道。
《指導意見》明確,對天津自貿試驗區各片區和聯動創新區范圍內的知識產權行政案件,若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并履行完畢后,可依法適用不予立案、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不予行政處罰等處理方式。該機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過罰相當的原則,通過建立行政執法與調解對接機制,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同時,為當事人提供更多爭議解決途徑,填補了知識產權糾紛調解與行政處罰程序銜接空白,為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筑牢法治根基。
成立一年多來,天津自貿試驗區知識產權局加速構建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體系,推出多項創新舉措:建立全市首個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推動糾紛解決流程簡化、優化、快速化;推進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司法確認工作,與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自貿試驗區人民法院建立協作機制,暢通行政司法聯動,增強行政調解的強制力,提升糾紛解決滿意度;推動知識產權糾紛解決向基層延伸,在自貿試驗區各片區和聯動創新區內建成4家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和8家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以知識產權密集企業、重點園區等為基礎,為創新主體提供近距離、便捷、高效的全方位服務。
下一步,天津自貿試驗區知識產權局將以《指導意見》實施為契機,持續探索知識產權糾紛化解新路徑,完善糾紛化解機制,以實現嚴格保護、快速解紛為目標,打通知識產權保護“最后一公里”,為天津自貿試驗區創新驅動發展營造公平、透明、穩定的法治環境。





